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推进北疆模范机关创建,落实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关于“北疆先锋·排头兵”走进基层活动的要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心聚力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第一线展现担当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固本强基筑堡垒,先锋示范在一线。始终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健全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坚持清单化管理、节点式推进,每月向各党支部发放重点工作提示单,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围绕支部换届、发展党员、党建业务融合等重点工作,精心组织4次党务工作培训交流会,全面提升党务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开展跨支部观摩学习活动,先后2次组织各支部互学互鉴,积极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全覆盖开展支部工作手册互查,在学习交流中补齐短板,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制定印发《司法厅机关党支部换届选举及届中补选委员工作流程》,18个党支部规范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开展“党员先锋岗”争创活动,在12348微信公众号开设“党旗引领践初心先锋示范担使命”专栏,推动先锋岗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作表率,充分发挥“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示范引领效应。持续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召开品牌建设经验交流会,培育形成“实干标兵”“复议为民促和谐”“精细保障节能先行”等一批具有司法行政特色的党建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让党旗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党建业务双融合,法治赋能护民生。聚焦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结合“每月一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广泛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系列主题宣传活动。连续三年开播《“八五”普法进行时》、《“八五”普法大家谈》、《“八五”普法在乡村》系列融媒体直播访谈,党员领导干部和基层法治工作者带头走进直播间普法。组织开展“我最喜爱的法治乌兰牧骑”基层行活动,深入到基层监所、农村牧区、社区广场、企业、学校等地,通过文艺演出、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形式,推动党的政策、法治理念与民族团结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常态化开展“万名律师进乡村”活动,组织党员律师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公益法律服务。开展司法行政审批“开放日”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积极征求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并为企业、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搭建政民互动新平台。创新法律援助中心“菜单式”服务模式,联合社区、高校等开展法律服务活动,围绕物业纠纷、电信诈骗、青少年权益保护等内容进行普法宣传,通过实地走访、普法讲座、现场互动、答疑解惑等方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服务实践中强化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聚焦考生急难愁盼,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期间设立党员先锋岗,为考生提供周到服务,为行动不便考生设置绿色通道并配备轮椅,为高龄、孕妇、患病考生提供暖心服务,充分展现新时代司法行政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获得考生广泛赞誉。



淬炼作风优服务,为民解忧践初心。坚持把作风建设作为提升服务效能的重要保障,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基层察实情、解难题、促发展,以务实作风展现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开展“千名干警下基层”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社区网格、乡村一线,主动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党员干部在基层治理最前沿履职尽责。主动深入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一线、公证处和司法鉴定机构开展实地调研与检查指导,了解法律服务机构在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实际情况与突出问题,精准把脉、靶向施策,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行业党建工作水平。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机制,组织党员干部组成“党员帮帮团”“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包联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汇温暖法治春联送祝福”“法润社区解忧万家”等主题党日活动,为困难群众、新就业群体送法上门、送温暖到家,积极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尽心尽力帮群众解决“门前事”,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