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以来,内蒙古阿拉善盟以正向激励强支持、快速修复解民忧,让企业“好信用”转化为发展“真红利”,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信用动能”。
在阿拉善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工作人员通过信用管理系统精准审核企业资质。如今,信用评级已成为当地企业享受政策支持的“硬指标”。针对中小企业政府采购融资难、资金周转慢等突出问题,高新区创新推出“信用管理+降本减负”组合拳,将政府采购合同融资比例提升至接近或达到100%,并依据企业诚信表现追加授信额度。同时,全面取消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以“双减负”政策为企业松绑解压,切实盘活资金流。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副局长袁波告诉记者,信用等级高的企业能拿到更高比例的合同融资,这让企业在后续项目推进中更有底气。
“两金”取消与信用融资支持双管齐下,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在阿拉善高新区第三幼儿园智慧校园项目现场,宁夏汇安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正忙着安装调试系统。该公司总经理曹静说:“以前投标、履约要交两笔保证金,对我们来说压力不小。取消两笔保证金后,我们不但盘活了现金流,还能用信用申请更高比例融资,更好地推动项目建设。”
除了正向激励,信用修复的“快速通道”也让失信企业重拾发展信心。阿拉善高新区平安建设办公室推出“信用修复一件事”服务,制定清晰的《信用修复指南》,开通线上办理渠道,让企业告别“多方奔走、程序复杂”的困扰。通过“网上通办+信息共享”机制,经营异常名录、行政处罚信息等三类失信信息实现“随时申请、即时受理、快速办结”,全程高效便捷。内蒙古德派计量检测有限公司阿拉善分公司曾为信用修复难题发愁,高新区平安建设办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提供精准服务和专业指导,帮助企业厘清修复路径、补齐材料短板。该公司负责人杨旺高兴地说:“信用修复好后,我们不仅能正常参与政府招投标,银行贷款也能顺利批下来,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助力。”高新区平安建设办市场监管室工作人员何毓卿表示,高新区将持续拓展和深化“信用修复一件事”的服务内涵与外延,同时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引导企业从“被动修复”转向“主动守信”,从源头上减少失信行为。
在阿拉善盟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综合业务系统对各类经营主体信用状况开展动态监测,同时高效办理信用修复申请。针对不同场景下的信用修复需求,该局制定《信用信息修复流程(经营主体版)》并广泛宣传,确保市场主体“一看就懂、一办就成”。此外,该局创新推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合规建设提示书“三书同达”机制,确保失信企业在接受处罚的同时,清晰了解信用修复的路径与方法。
今年以来,全盟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已累计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1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5户、个体工商户7179户,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290户。
来源:法治阿拉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