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但“网络商标侵权”问题也日益凸显。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电子商务平台协助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规定(征求意见稿)》,14日起公开征求意见,着力破解网络商标侵权案件中“幽灵网店”难以查处、平台责任不够明晰等现实难题,进一步织密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网。
随着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扩大,商标侵权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共查处商标等知识产权违法案件2.7万件,涉案金额达4.68亿元,移送司法机关涉嫌犯罪案件742件。然而,执法中发现“幽灵网店”问题突出,部分侵权网店登记地址不实、经营者无法联系。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张南称:“所谓“幽灵网店”是指电商平台上的商铺,公示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包括电话号码等信息不实,执法人员到公示地址找不到网店经营人员,也没办法通过电话等方式取得联系。有一些商铺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利用这种方式逃避执法打击。”

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在查处网店售假案件中发现,涉嫌售假的网店中超过半数为“幽灵网店”。

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称:“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组织查处平台上涉嫌侵犯“胖东来”注册商标专用权的14家网店,发现10家不在公示地址经营,其中8家无法找到。网店经营者“找不到人”的现象比较突出,已成为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网络侵权案件时面临的一个难点。”
市场监管总局新规征求意见:明确电商平台协助查处责任
针对商家借用“幽灵网店”的外壳出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现象,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电子商务平台协助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电商平台在商标侵权案件查处中的协助查处责任。
征求意见稿对于市场监管部门发现有初步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平台应依法采取必要措施,制止侵权行为。对地址不实、无法联系的网店,平台应在店铺和商品信息显著位置进行标记,提醒消费者注意风险。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张南称:“这里包括两项核心举措:一是平台要通知网店如实提供信息,并主动联系市场监管部门接受调查,这就能让案件查处的工作往下进行;第二,他可能不来接受调查,直接关店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规定第6条就是平台要对这家网店标注“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该经营者地址信息不实”,把这个标记要在商铺的置顶位置和商品信息的置顶位置标注,这样就等于提醒消费者这家店可能是有问题的,要审慎购买。”

对于违法案件涉及多个地区的情况,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的管辖权限与协查机制,强化跨区域执法协同联动,形成监管合力,确保对侵权违法行为有力打击。
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称:“强调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违反相关规定,构成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查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