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山东省济南市法律援助中心通过扎实开展“法律援助乡村行”,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在扎根乡村服务群众中锤炼队伍作风、提升服务效能。
定向发力,让“精准服务”动起来。将法律援助便民直通车打造成“移动服务站”,常态化开进乡村大集、田间地头。组织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与律师深入乡村,面对面倾听群众关于乡村治理、婚姻家庭、赡养老人等高频法律问题的诉求,把“被动接案”转为“主动问需”。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定向发力,围绕妇女儿童、老年人、农民工等 7 类重点维权人群,编制并发放普法宣传资料 3000 余份,提供专项解答咨询1000余人次。累计出车进基层服务130余次,进乡村服务20余次,受理涉“三农”法律援助案件 1164 件。
志愿服务,让“多元联动”活起来。健全村(居)法律援助联络室工作机制,及时响应村民法律服务需求。组建 “多元联动” 志愿服务队,吸纳机构人员、社会律师、大学生志愿者等力量,以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落脚点,组织队伍开展 “拉家常、讲法律”宣讲活动和志愿服务,向村民发放法律援助联络卡 1500 余张、“法律援助扫码即得”标识2000 余份。法律援助工作团队真正“沉”在村居一线,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援申请、纠纷化解等“一站式”服务。
把牢质量,让“服务温度”升起来。依托信息共享系统全面推行申请人经济状况说明承诺制,免去群众开具证明的繁杂流程,让队伍从“要材料” 转向“帮您查”,在简化流程中践行 “以人民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加强乡村法律援助案件全程监管,实行案件质量季度评估制,提高案件跟踪庭审率,加大事中、事后回访力度。队伍通过回访倾听群众对服务的意见建议,针对性改进工作,在 “闭环管理” 中提升责任意识,切实以作风转变推动服务质量提升,让群众感受到法律援助的一心为民的温度和情怀。(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