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警惕“三拍”干部背后的政绩冲动(金台潮声)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警惕“三拍”干部背后的政绩冲动(金台潮声)

来源:人民日报2025-08-12 10: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也要解决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问题,防止出现拍胸脯、拍脑瓜、拍屁股的‘三拍’干部。”

  近日,一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通报引发广泛关注:一名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委书记脱离县情实际,上马2000多万的“水秀”和“灯会”旅游项目,此后项目陆续停止运营,致使国家利益受损,当地群众反映强烈。

  “未经充分科学论证且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执意拍板决定”“擅自决定先进场施工后补办招投标手续”……透过通报可见,这些决策不民主、不科学、不负责任的问题正是“三拍”干部的典型表现。

  近期通报的典型问题中,“三拍”干部并不少见:脱离实际、盲目跟风建设文旅项目;背离实际需求斥巨资在政务服务中搞“面子工程”;擅自扩大公共卫生间修建面积进行豪华装修……凡此种种,归根结底是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结果是贻误了事业发展、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是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根本,也是防治“三拍”作风的关键。“作秀”还是“做事”,“造势”还是“造福”,映照党员干部的政绩观。

  站稳人民立场,才能确保方向不偏、目标不移。不久前,浙江宁波市象山县政府大院“寒碜”的门面引发网友围观。看着照片中略显简陋狭小的大门,有网友留言:上榜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的县城,咋没钱修个气派的大门?当地政府一句“门面虽旧,但可以满足正常的办公标准”的回应引来点赞无数。由此可见,把资源和精力用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实实在在解民忧、惠民生,收获的才是最光鲜的“门面”。

  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同样是发展文旅产业,是政绩冲动驱使下的大干快上、盲目蛮干,还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找准定位、精准发力,效果大不相同:深挖民族风情和传统工艺,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千年古寨发展成热门旅游地;以文塑旅、创意赋能,黑龙江哈尔滨市不断衍生出冰雪旅游消费新场景,让“冷资源”变成“热经济”……看当下,解难题、谋发展,桩桩件件离不开一个“实”字,立足现实、真抓实干,才能做出实功、干出实绩。

  发扬钉钉子精神,方能以当下之功助力千秋之业。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背后是“显绩”与“潜绩”的本末倒置,妄图以“短平快”代替“长远实”,却忽略了推进任何事业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突破的客观规律。从攻坚“卡脖子”难题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再到推进城市“里子”工程建设,这些“硬骨头”往往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但却管基础、利长远、固根本,迫切需要党员干部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树立历史眼光精心谋事、潜心干事。

  克服内心的政绩冲动,才能校准干事创业的方向标。党员干部的政绩如何,终究要看实实在在的发展成色、真真切切的群众脸色。(赵 成)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周末人气旺

  • “动车医生”战高温斗酷暑 为暑运保驾护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