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
福建泉州是“晋江经验”的发源地,也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开拓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底色。
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批复设立泉州知识产权法庭,泉州成为福建第三个成立知识产权法庭的城市。
记者日前从福建泉州采访时了解到,现在,泉州法院不断打造知识产权审判“品牌”,为推进泉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保护创造
近年来,国内众多行业知名龙头企业均把泉州作为知识产权诉讼维权的“优选地”。
2023年9月,安踏公司发现,某平台开设的多家“某某某鳄鱼”品牌专卖店销售的鞋子脚后跟侧面的标识与“安踏”商标相似。该网店显示销售许可授权证书载明授权人为某某电商公司。
安踏公司认为某某电商公司侵权,于是将其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泉州晋江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该标识将安踏公司的涉案商标进行倒置或镜像使用在鞋产品上,两者属于近似标识,容易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的来源产生混淆,侵犯了安踏公司的商标权。
最终,法院判令某某电商公司赔偿安踏公司经济损失。
泉州法院积极探索新机制、新办法、新途径,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方面不断加码,让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充分迸发,为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泉州法院加大对源头侵权、恶意侵权、重复侵权、规模化侵权等严重侵权行为的惩罚性赔偿力度。”泉州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庭长张东亚告诉记者,2023年以来判决100万元以上判赔金额的知识产权案件113件,判赔金额达3.19亿元。
守护传承
近年来,泉州法院还充分发挥司法在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运用、创新和保护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泉州的文化软实力。
福建德化金马车陶瓷有限公司长期专注于德化陶瓷文创开发、宣传和销售运营,法定代表人徐某是福建省陶瓷艺术大师。
2022年间,该陶瓷有限公司创作了“福海升莲”作品,并取得《作品登记证书》,相关产品经电商、社交平台及线下店铺等渠道推出后很快成为“爆款”。2024年9月,金马车公司调查发现,潮州某贸易有限公司在某宝平台销售与“福海升莲”作品高度相似的产品。
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金马车公司通过德化法院向泉州中院提交起诉状及诉前调解申请。法院通过泉州、景德镇、潮州三地中院所构建的知识产权跨域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快速启动前端联调防治、跨域诉讼联动等工作机制。最终,某贸易有限公司停止了侵权。
2024年,泉州、景德镇、潮州三地中院先后签订两份文件,在闽赣粤三省具有悠久制瓷历史的陶瓷主产区所在地法院之间搭建起常态化司法协作工作平台。
此案正是通过该知识产权跨域协作框架调处的首个案件,生动体现了法院以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持续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记者了解到,泉州法院还与闽台缘博物馆、文旅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共同签订《建立泉州文化遗产保护多元协作机制合作协议》,建设“法沁文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促进涉世遗项目文物资源、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及综合保护。
保驾护航
陶瓷产业的兴盛发展离不开司法的保驾护航。
晋江磁灶镇生产陶瓷的历史已有1500多年,是“中国陶瓷名镇”,也因陶瓷誉满海内外。目前,镇上有民营企业5700余家、先进生产线300余条,年交易额达150亿元,民营经济十分活跃。
晋江法院“法商+调解”工作机制源于磁灶法庭,磁灶法庭作为福建法院第一批“最美法庭”,坐落于磁灶镇。
晋江某陶瓷有限公司与吴某、王某有着长达15年的良好合作关系。此前,吴某、王某因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公司货款1300余万元。经多次催讨无果,公司只好诉至磁灶法庭。
“要告下去的话,生意就不能继续下去了,会极大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磁灶商会会长吴声团认为,调解才是最优解。
于是,吴声团根据多年陶瓷从业经验,快速找到调解突破口,而磁灶法庭庭长李金玲则从诉讼风险和诉讼成本角度进行分析,促进双方权衡利弊,拟订调解方案。
最终,这起纠纷被成功化解。
近年来,磁灶法庭立足辖区产业特色,瞄准产业需求,努力探索多元解纷、共建共治的民商事纠纷解决路径,高效护航辖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金玲介绍说,自成立以来,通过这种“以商会商”对话模式促进80%涉企纠纷成功化解,成功化解涉企纠纷1534件2亿9667万余元,直接送达率上升15.2%,送达率平均审理周期缩短22天。法商诉调工作室被全国工商联评为“工作突出的商会调解组织”。
现在,泉州法院全力打造与泉州实际高度融合、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