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日前,记者在福建采访了解到,近年来,福州法院扎实开展惠企安商行动,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在,福州正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引领区。
2024年7月,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在不打破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的基础上,组建两级法院集约办公的实体化运行机构,集中办理福州市区金融纠纷案件,推动金融纠纷“一栋楼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创新构筑“调立审执”全链条、漏斗式的数字金融治理生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2024年8月,该中心成立不久,便成功调解一起案涉标的额高达3000万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
原来,原告某银行与被告某公司于2017年2月签订《经营性物业融资贷款合同》《抵押合同》及《最高额权利质押合同》,双方约定由原告某银行为被告某公司提供借款服务,被告某公司以其名下商铺为案涉贷款提供抵押,并将其名下房屋租赁运营等获得的全部收入质押给原告为案涉债务提供担保。
之后,被告某公司未能依约定还款,于是原告某银行诉至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要求被告还本付息。
原告某银行起诉时立即提出财产保全申请,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鼓楼团队承办法官立即审查当事人提交的财产保全材料,并第一时间完成保全,维护原告利益。
“随后,经我们快速研判案情,与被告某公司进行联系,因被告系某大型商业集团,若不能妥善处理,可能导致该集团无法正常经营,陷入资不抵债的风险。”鼓楼团队法官黄昌杰告诉记者,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某公司对于借款事实及金额均无异议,也非恶意拖延还款,而是在其他经营行为的影响下资金流转受阻,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候资金正常流转便能按时按约履行合同。
在经办法官的不断努力下,某银行终于同意延长还款时间,主动提出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为该集团恢复账户资金正常流转,助其暂时缓解经济压力。
“在我们主持调解下,为减少当事人诉累,在双方一致同意的前提下,我们决定采用线上远程庭审的方式对此案进行审理并签署笔录。”承办法官黄昌杰告诉记者。
最终,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历时两个多月,这起案涉金额巨大、影响力广泛的案件通过线上调解的方式成功结案。“原告得到调解协议的保障,被告也得到银行延期的优惠,企业经营得以喘息,纠纷至此得以化解。”承办法官说。
该案的成功调解展现了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在依法高效化解金融纠纷、助力经济发展方面的机制成效。据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詹强华介绍,该中心成立以来,为全市39435件金融纠纷提供先行化解服务,成功化解纠纷37250件。受理案件9517件,结案标的额230.96亿元。
司法资源的“好钢”,在审执中心用在了“刀刃上”。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成立以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立案受理数同比下降近30%,而结案标的额反增25.97%,达229.55亿余元,执结案件12118件,执行到位金额179.98亿元,同比增加10.29%。
“企业发展背负的资金压力,在这里得到‘喘息’。”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副庭长郑鋆介绍,中心成立以来,为商管企业化债3000万余元,为医药高新企业化债5900万余元,为房地产企业化债9500万余元,为信息技术产业化债3.8亿余元。
这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福州法院改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体现!
郑鋆表示,下一阶段,福州数字金融审执中心将进一步释放解纷资源“一栋楼”的集聚优势,提升解纷流程“一站式”的服务环境,更好利用云平台数字赋能,全力提升金融纠纷治理链条中段区间的消化吞吐力,形成止金融纠纷于未诉、化金融风险于未发的“福州范式”。
营商环境好,则企业兴;企业兴,则福州兴。下一步,福州法院将持之以恒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持续激发创新活力、激扬创业热情、激荡创造热潮,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提供有力司法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