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法润三晋 e法同行】三晋大地网络普法彰显“古今融合”新魅力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法润三晋 e法同行】三晋大地网络普法彰显“古今融合”新魅力

来源:央广网2025-07-23 13:22

  央广网太原7月23日消息(记者费权)“山西的网络普法,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时代的温度’。” 不少参加活动的网信系统人员深有感触地说,“它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传统法治文化从不是故纸堆里的陈旧文字,而是能为现代网络治理持续提供养分的活水源泉。”

  开幕仪式现场。(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七月的三晋大地,千年法治文化与数字浪潮交相辉映。7月22日,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山西站” 系列活动在太原启幕。启动仪式以象征公平正义的獬豸形象为主线,深挖三晋法脉渊源,不仅集中展示了 “法古鉴今” 的创新实践,更清晰勾勒出山西网络普法的鲜明特质:以历史文化为魂,让普法有 “根”;以数字技术为桥,让普法有 “趣”;以群众需求为本,让普法有 “效”。

  从商鞅 “徙木立信” 的古老典故与 “数据安全” 法条的跨时空对话,到晋商票号 “诚信为本” 的理念与 “网络诚信” 规范的古今共鸣,三晋大地正以独特实践,书写着历史法治文化与现代网络法治建设深度融合的生动篇章。

  让古老法治智慧“活”在网络时代

  “同学们,两千多年前,商鞅‘徙木立信’在秦国树立了法律的权威;今天,我们在网络世界守护‘信’,就是要遵守《网络安全法》,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在太原市某中学的普法课堂上,普法志愿者以动画短片再现“徙木立信”典故,引出网络诚信的重要性,台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短剧《法度三晋》的情景演绎。(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孕育了“法不阿贵”的法治思想、“契约精神”的晋商文化、“调解息讼”的民间智慧。近年来,山西深挖本土历史法治资源,让古老智慧成为现代网络普法的“活教材”。

  在平遥古城经常举行的古城普法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工作人员结合平遥票号“认票不认人”的诚信传统,讲解《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关于个人信息安全的规定:“当年晋商凭一纸汇票走遍天下,靠的是‘诚信’二字;如今我们在网上保护好个人信息,就是守护数字时代的‘信用凭证’。”生动的类比让游客们恍然大悟。

  吕梁市孝义市,因“孝”“义”文化而得名,相关部门将这些古老文明与网络空间“文明互动”相结合,制作成方言快板短视频,在农村大喇叭、微信群广泛传播,引导村民在网络交流中谦和有礼、理性发言,让“和为贵”的传统智慧化解网络戾气。

  让现代普法穿上“数字外衣”

  “您看这个H5互动页面,左边是清代晋商的‘合约文书’,右边是现在的《电子商务法》条款,点击对比就能明白‘线上合同’和‘传统契约’的共通之处……”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有想‘法’生活节·互联网企业创意普法集市”活动现场,各类上网场景编辑为题目,展现互联网法律法规起到的警示、预防、保护作用。

“有想‘法’生活节·互联网企业创意普法集市”活动现场。(央广网发 记者费权摄)

  参与市民通过NFC寻宝、集章闯关、线上答题等多种方式,吸引鼓励参与者在丰富多样的互动游戏中快速掌握实用法律知识。同时在欢声笑语中舒缓互联网行业分秒必争的紧张压力,彰显“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山西将历史法治元素植入现代传播载体,打造出一批“接地气、有网感”的普法产品。针对青少年群体,省教育厅开展太原“云端”送法进校园活动,动漫、法治微视频、情景剧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包公断案”“海瑞执法”等故事,穿插《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解读;面向中老年网民,相关部门利用晋剧普法微视频等形式,用传统唱腔唱出“防范电信诈骗”的要点;在社区网格,普法员带着《山西法治历史地图》入户宣传,用“过去打官司靠说理,现在上网要懂法”的通俗语言,讲解网络纠纷解决途径。

  让法治精神融入网络生活

  “多亏了你们用‘老理儿’讲‘新规矩’,我才没在网上被骗!”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打造《忻说法》普法品牌,每期节目都由主审法官、人民调解员亲自出镜,不是端着架子讲课,而是像街坊邻居聊天一样拆解案件。针对农村电商发展中的问题,用“买卖不成仁义在”的传统商道,讲解《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帮村民避开了不少网络交易陷阱。开播两年多,45期节目期期都接民生地气,像“草地被毁之后”“探望权怎么行使”“一起劳务纠纷的启示”“揭秘电诈套路”这些最贴近群众的法律话题,因为讲的是身边事,受到了网民的一致点赞。

  开展“线上+线下”多种普法活动。(央广网发记者费权摄)

  山西的网络普法始终紧扣“实践”二字,将历史法治文化中的“务实精神”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活动期间,全省开展“网络法治基层行”,组织法官、律师、网信干部走进社区、企业、校园,结合历史上的“调解息讼”传统,建立“线上+线下”纠纷调解机制,化解各类矛盾。

  如今的三晋大地,借鉴古代“乡规民约”的治理智慧,发动网民制定“社区网络文明公约”,通过“网友议事厅”共同抵制网络谣言、低俗信息,让“共建共享”的理念在网络空间落地生根。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明日召开!敬请关注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 百年量子路:从理论诞生到改变未来的量子信息革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