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处理者信义义务的证成与制度建构
首页> 法治频道> 理论·实践 > 正文

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处理者信义义务的证成与制度建构

来源:法治日报2025-02-19 09:45

  □ 邓辉 孙挥

  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纳入新型生产要素范畴以来,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成为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事实上,无论是2022年1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数据二十条》),还是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均意在最大化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据要素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发利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位列重点行动领域的“医疗健康”行业,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较早布局数字化转型的行业领域。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医疗健康数据不断累积、规模迅速扩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引领技术的出现,使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在疾病预防、健康管理、辅助诊疗、精准医疗、药物研发、医学研究等方面不可估量的价值潜力空前释放。然而,个人医疗健康数据的特殊性在于其高价值与高风险相伴而生。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内含大量兼具私密性与敏感性的个人医疗健康信息,通常属于隐私权的保护对象。这些信息一旦被泄露或非法使用,极易对个人人格尊严造成侵害,甚至可能威胁个人人身及财产安全。

  现行个人信息保护规则作为一种通用保护规则,未能充分关注到医疗健康数据处理场景中的特殊性,在具体适用过程中,不免陷入削足适履的困境。一方面,医疗机构在对个人医疗健康数据进行不可识别性使用时,为了最大限度维护信息主体隐私及个人信息权益而设置的过于硬性的“匿名化”要求,与医疗健康数据处理实践无法兼容;另一方面,在对个人医疗健康数据进行可识别性使用时,滥觞于传统医患关系中以“告知—同意”为中心的赋权规则,在面对更加复杂的数据处理实践时,由于受制于医疗健康数据处理者的信息主体缺乏完全的自主性,实践中多流于形式,甚至异化为医方的一种风险转移手段。

  事实与规范之间形成的巨大鸿沟,引发了信息主体对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处理者的不信任,客观上制约了医疗健康数据的共享利用。相关实证研究业已表明,患者对隐私泄露风险的担忧是其无意共享医疗健康数据的首要原因。为了弥合二者间的差距,在数字经济时代重塑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处理者与信息主体间的信任关系,亟须对现行个人信息保护规则背后的法理基础重新审视。近代民法受以康德为代表的近代启蒙哲学影响,将人视为完全理性之存在。通过将人的身与心分离,把人与人之间“不等”的实质抽离出来,使具体、现实的人转化为抽象、平等的人。在这样一个以理性人为主体的世界里,为了实现对客观世界的全面控制,个体的各式私权应运而生,并形成以人为中心的权利体系。事实上,无论是为了对个人人格利益绝对保护而形成的过于刚性的匿名化规则,抑或是为了强化个人自决而产生的个人信息保护中的告知同意规则,均受到近代民法形式理性主义正义观的惯性影响。

  然而,现代社会的复杂性需要对民事主体的抽象平等性重新检视。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形式上的平等与互换性在数字社会面临巨大挑战。不可否认的是,医疗机构与患者间基于知识系统的构建而形成的规训关系由来已久。当患者的生命与健康需要求助于医者的医术,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医生就被赋予了决定与干预的权力。在数据处理者与信息主体的第二重关系影响下,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过剩”权力进一步扩张,双方的权力势差不断放大。此时,承认信息主体在医疗健康数据处理场景中的不完美,放弃以个人为中心设置的形式正义,找寻通往实质正义的更优路径是现代私法的应有之义。

  私法中的信义规则是处理民事主体间持续性显著不平等关系的良方。在医疗健康数据处理者与信息主体间引入信义规则具有必要性与正当性。一方面,个人医疗健康数据的处理涉及信息主体与数据处理者间的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容易引发信任危机。在合同路径、社会规范和市场标准均较难维系双方的信任关系时,通过信义规则进行补充成为必要。信义规则可以对数据处理者的行为设定具体标准与边界,激励其以值得信任的方式行事;另一方面,作为英美法系舶来品的信义规则业已在我国落地生根,虽然信托与公司中的具体信义规则具有较大差异性,但二者在解释论上均属信义关系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我国立法机关将信托关系中的信义规则准用于公司与董事、高管间的原因。在医疗健康数据处理场景中,数据处理者与信息主体之间在“委托人因信赖而授权”“受信人基于授权获得权力”“委托人的弱势地位”及“受信人的权力滥用风险”等方面,与信托关系及公司治理中董事与高管的关系具有较大相似性。理应将个人医疗健康信息处理者视为个人医疗健康信息受信人,通过信义规则约束数据处理者的行为,最大限度维护信息主体的隐私及个人信息权益。

  在构建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处理者与信息主体间的信义规则时,参照我国信托法和公司法之规定,应将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处理者的信义义务区分为忠实义务与注意义务两项具体内容。具体而言,忠实义务作为约束信义关系的核心规范,应包括“禁止利益冲突”和“禁止义务冲突”两类消极规则以及对消极规则形成补充的积极规则。忠实义务的设定应根据信息主体的授权范围灵活贯穿医疗健康数据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为信息主体在宏观上搭建起隐私及个人信息权益的全生命周期保护制度。它要求医疗机构在事前根据医疗健康数据的不同处理目的、处理方式、所涉及的个人信息类型、对患者人格权益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对应的行为规范,尽可能做到对于风险的全面了解,以便最大限度的防患于未然。注意义务则是在构建基于忠实义务的信息主体保护制度的基础上,为受信人具体履职行为设定的可操作性标准,体现出一种较强的利他本质。其重点关注的是受信人所选择的保护手段能否与欲实现的目的维持在合理的限度内。申言之,应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区分不同风险程度的医疗健康数据及数据处理者安全保障措施的有效性,赋予医疗机构在处理不同类型医疗健康数据时动态差异化、合比例的注意义务。如此,既能够有效化解当前在形式理性主义影响下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中存在的诸多障碍,重塑个人医疗健康数据处理者与信息主体间的信任,又能进一步促进医疗健康数据资源化利用,助力中国式创新发展目标的实现。

  (原文刊载于《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铁路物流运输助力春耕生产

  • 辽宁营口:“北粮南运”运输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