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北京10月15日电 (见习记者 刁慈)今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北京法院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保障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白皮书》。
发布会现场 (北京高院供图)
《白皮书》全文约8千字,除前言、结语外,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现状、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探索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法律规则,以及构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司法服务保障体系。
《北京法院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保障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白皮书》 (北京高院供图)
《白皮书》指出,自2020年至今近五年来,北京法院受理各类涉公共文化服务知识产权案件8401件,审结8089件。其中,2020年至2022年收、结案数量呈不断增长态势,2023年以后,随着多元解纷工作的持续开展,涉公共文化服务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有所下降。
审结的案件中,涉相关出版社等提起维权诉讼的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件6992件;涉相关博物馆等提起维权诉讼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2件;涉相关图书馆等被诉侵权的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件1040件;涉相关博物馆等被诉侵权的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件35件。
相关案件呈现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涉公共文化服务的案件数量总体较大,反映公共文化服务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强烈需求。近年来经持续开展案件多元解纷工作,案件数量出现回落。二是数字文化产品的快速迭代更新促使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案件审理难度和挑战持续加大。三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涉相关出版社等维权案件呈现侵权产品形式多样化、侵权方式复杂化的趋势。四是涉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件占比较高,反映了数字化背景下亟需加大网络著作权保护力度的现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