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照骗房”频现平台,治乱别忘了“线下功夫”
首页> 法治频道> 法眼观察 > 正文

“照骗房”频现平台,治乱别忘了“线下功夫”

来源:正义网2024-08-26 15:03

  “紧邻地铁站”“配套设施齐全”“可随时入住”……打开某社交平台搜索“短租房”,映入眼帘的是固定格式的描述和一张张当下流行的“奶油风”房间照片。短租房通常以天、周、月为单位计算租金,成为时下年轻人喜爱的租房方式。然而,蓬勃发展的短租房市场背后,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房源真实性存疑、居住环境不佳、安全保障堪忧,寻找称心如意的短租房就像“开盲盒”(据8月25日中青网消息)。

  “有图有真相”,这句“老话”在当前的网络和平台时代显然“out”了。租客出行目的、租住需求在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短租房市场随着国内短租经济的崛起也迅速发展,交易量在猛涨。这种情况下,“看房”、签约、支付等租赁行为在线上进行,高效便捷而又十分必要。可无论如何,身体总无法在线上安歇,“真人”总要住到“真房”里去。“照骗房”频繁现身平台,租客找房如开“盲盒”,这种情况多了,线上交易的便捷性就要大打折扣乃至得不偿失。如何止住此“乱”?办法无非线上、线下两种。

  线上问题线上治,这是一种直截了当的思路,实践中也非常必要。如对有关平台的入驻规则、交易页面设置、相关审核规则的完善,都能在很大程度上遏制“照骗”的泛滥。此外,如上海市2021年印发的《关于规范本市房屋短租管理的若干规定》,专门明确了房东应通过“一网通办”平台登记住宿人员的姓名等信息,这样的线上制约手段也很管用。但相关规则的实际效果如何,似乎仍不能让人完全放心:其一,规则是否仅仅管住线上空间就够了?其二,线上任何规则的有效施行显然还需付出线下的功夫。

  在电子政务、网上办事、线上监管日益普及甚至“全覆盖”的今天,人们往往将过多的注意力投注在了线上,但是,在“效率”之外多关注安全,多下乱象治理的“线下功夫”,这绝非“过时”。还拿短租房乃至房屋租赁市场为例,要想遏制“照骗”乱象,如果治理的力量不延伸到线下,不现场“对版”一下,骗没骗的难题也就很难查清了。

  在租房市场管理中,需要付出“线下功夫”查清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房屋状况。据报道,部分短租房的居住卫生环境和安全问题堪忧。有的是居民自行改造装修而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是“二房东”用低成本劣质材料装修的“串串房”“隔断房”,甲醛超标危害租客健康。按说租房是纯民事行为,出了问题可由当事人自行维权。但这样的情况多了,上升为“现象级”后,有关执法部门通过实地抽查事前解决问题,就显得相当必要了。二是房屋租赁情况。根据住建部2010年颁布的《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房屋租赁应当向有关部门登记备案,需提交租赁双方的身份证明等材料。可在租赁周期短、房客更换勤的短租房市场,这项规定的落实情况如何?让人心里没底。还以上述《关于规范本市房屋短租管理的若干规定》为例,它重申了房东不得向身份不明的人员提供短租服务等内容,可见,实践中未登记、登记不规范等现象是存在的。不规范情况究竟占比多少?这当然也不是网上核实等“线上功夫”所能完成的工作。

  其实不止短租房领域,对于大量线上问题和乱象,欲求溯源治理,都不是仅靠“线上功夫”就能做到的。交易可以线上,治理则必须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尤其不可忘了扎扎实实的“线下功夫”。(柴春元)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漫动时节丨今日七夕,“晒”点什么?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第二场记者招待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鼓励卫星通信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城市治理等各行业各领域创新应用。
2025-08-28 09:35
8月26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2025-08-27 09:36
王蜜所在团队养蜗牛的装置和她用指甲油给蜗牛壳做的标记(首次发表,非授权禁止转载)。在中科院地球环境所,针对蜗牛壳体季节尺度研究,副所长晏宏提出的理念是,用空间换时间。
2025-08-27 09:47
8月8日至12日,第十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更多养老机器人在家中、社区及养老机构落地应用,从桌面式机器人、轮式底盘型机器人到人形机器人,“人机共栖”的智慧养老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2025-08-27 09:45
作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的特色方向,海洋中药尚不能满足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其开发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产业转化环节,郑明月指出,应借鉴“算法开发—标靶确证—临床转化”范式,构建海洋天然产物专属数据库和AI工具。
2025-08-27 09:45
一项近日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与代谢》的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质食物与更高的死亡风险无关,甚至可能降低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论文第一兼通讯作者、加拿大营养策略公司负责人Yanni Papanikolaou表示,“综合这类观察数据与临床研究,很明显,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均有益于健康长寿。
2025-08-27 09:43
近日,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国空间站上的无容器材料科学实验柜,成功把钨合金加热到超过3100℃,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项工作不仅验证了我国自主设计的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柜具有非常优异的性能,也积累了大量的超高温材料在轨实验的原始数据。
2025-08-27 09:42
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AI应用已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入分析AI“信口开河”成因,需从技术、数据和监管三个维度进行考量。(摘编自《工人日报》,原题为《防止AI“信口开河”,技术伦理建设刻不容缓》)
2025-08-26 10:27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日前批准发布《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动力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安全高效运输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
2025-08-26 10:27
截至2025年8月22日,今年中国空间站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实施58个科学与应用项目,实验次数2.6万余次,上行科学与应用任务800余公斤科学物资,下行空间科学实验样品27种,获取科学数据110TB。
2025-08-26 10:27
暑期,不少家庭选择前往户外戏水游玩。胡越凯介绍,大家常说的“食脑虫”属于“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多生于潮湿的土壤和淡水中,包括福氏耐格里属阿米巴原虫、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
2025-08-26 10: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