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 未解决网贷逾期,花7800元找的“反催收”公司失联了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 未解决网贷逾期,花7800元找的“反催收”公司失联了

来源:法治日报2024-07-09 10:02

漫画/高岳

  本报记者  赵 丽

  本报实习生 张博图

  “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24岁的债务人李森这样形容他找“咨询公司”进行“反催收”的经历。

  两年前,毕业后“北漂”的李森因收入微薄,生活困窘,便“求助”于各类网贷平台,最终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2023年,李森的网贷总额超过20万元。为了解决沉重的债务压力,那些声称可以进行债务优化的“咨询公司”进入其视线。李森支付了7800元咨询费,“结果‘咨询公司’原先的承诺一项都没实现,最后还失联了”。

  李森的遭遇并非个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美团安全管理部于2023年联合制作发布的《“反催收”黑灰产业现状危机及其治理研究报告》指出,国内“反催收”黑灰产业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萌芽个体阶段发展成当前由非债务主体第三方主导的、有组织产业化阶段。《法治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债务人“急病乱投医”,轻信“反催收”机构,不仅债务问题没解决,还又被骗了一笔钱。

  受访专家认为,该现象不仅损害了从业机构及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更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经营秩序,需要进一步明确“代理投诉”“反催收”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提高违法成本;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应强化合规经营意识,畅通消费者投诉、征信异议等渠道;债务人须主动识别并拒绝“反催收”、代理投诉等非法组织和行为,妥善保护个人信息,避免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反催收广告满天飞

  减债免息明码标价

  在社交平台一些关于“贷款”“逾期”的话题下,“反催收”广告比比皆是,其宣称“协商还贷”“不影响征信”“降低月供”。评论区有不少自称大额负债已经还贷的“过来人”称“短短几天就处理妥当,没有被骗”。

  记者加入了一个“负债姐妹上岸”的群聊,群公告显示“债务优化”团队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并承诺对于逾期或者快逾期的贷款人提供免费咨询。进群不到3分钟,便有5个自称是处理债务的法务人员向记者发来消息,询问记者的欠贷经历后,纷纷介绍起所谓的贷款优化经验:

  有人兜售银行产品——“针对名下有房有车或上班有社保公积金的客群可以授信一笔备用金(如贷10万元每个月只用还210元),单笔最高可贷50万元!最快2小时放款”;

  有人推荐处理债务的法务公司——“需要推荐一家不要定金不要寄手机卡先处理后付款的机构给你吗”。

  在他们推荐下,记者联系了两家法律咨询公司,他们均自称是专业团队,“话术”如出一辙:首先询问是信用卡债务还是网贷债务,然后承诺信用卡可以协商停息分期,网贷可以协商延期缓催,还款期间不需要支付利息。

  在获得记者提交的有关放贷平台和欠款金额内容的债务清单后,上述咨询公司给出的方案是:帮助欠贷人进行延时缓催,3年内将贷款还清即可,并保证贷款平台不会联系债务人的家人;咨询公司会与贷款平台协商降低对债务人的催收频次,会有部分回访电话确定债务人不失联,需要债务人有能力偿还时一次性结清还本。

  当记者再次询问催收电话的处理方式时,对方称“你将电话设置呼叫转移,转接后由咨询公司接听”。

  对于费用,上述咨询公司介绍,咨询和业务费用按照债务金额的4%进行收取。债务人前期支付合同金及材料费200余元,每办好一个欠债平台的催收服务,债务人支付咨询公司一笔费用。

  另外几家自称帮助负债人“上岸”的机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其开展的“反催收”业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起诉书、举报书模板,在不同平台对银行进行举报,让客户获得与银行对话的“主动权”,最终通过协商达成停息砍息、延长分期等新的还款方案。

  “我们有上百个投诉模板,包括做小本生意倒闭的,或父母生病影响你工作的。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挑选。”一家机构的“维权专员”说,和银行协商分两种,如果短期内客户能拿出钱来还款,则可以和银行商议延后还款时间,一次性还清,金额一般比本金多一点点,基本上大额度减免了逾期利息;另一种是免息分期,又称停息挂账,是把欠款(本金和利息)重新制定分期还款的方案,但是分期过程中不再收取分期费和利息等其他费用。

  “如果真的没有钱还,我们还可以提供‘通讯录防爆’服务。”多家“反催收”机构提到,即利用软件技术把金融平台的号码进行标记拦截。机构利用新注册电话、网络电话、虚拟小号等IP将催收号码标记诈骗300次以上,达到电话运营商自动屏蔽的标准。

  高价购买优化方案

  竟然掉入另一陷阱

  这些“反催收”机构的举措究竟有没有效?

  李森的经历是一个答案。他回忆说,当时见自己有所迟疑,“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发来了公司办公地址的视频录像,并承诺“签署合同”“优化失败全额退款”。“从视频上看,办公区挺大的,有好几层,环境也特别好。”李森放松了警惕,决定试一试。

  而这却是李森掉入另一个陷阱的开始。

  支付7800元咨询费后,“咨询公司”给李森制定了一个看似完美的还款规划,包括延期还款、分期还款、减免利息等。

  双方签署合同后,李森被拉入一个社交群组,“咨询公司”要求他填写包含个人信息的表格并告知工作人员开始处理他的债务。

  过了一段时间,李森发现事情一直在“原地打转”——网贷公司仍会按照原计划要求还贷,一旦逾期,催收一刻未停,甚至通过短信威胁他。李森向“咨询公司”反映后被告知,“不用理,设置陌生号码呼叫转接,剩余的工作我们会去跟平台的人联系”。

  可李森仍然接到了大量的催收电话,他的通讯录好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骚扰。

  至于延期还款方案,“咨询公司”称:等李森攒够钱,一次性还上就可以,其间网贷部分不用还利息,只需还本金。“这个方案毫无实质性作用。”李森说。

  今年6月,李森再也承受不住催收压力,向父母“摊牌”。得到父母资金支持后,李森第一时间联系“咨询公司”,希望其履行承诺,与网贷公司协商减免利息归还本金,却发现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失联了。“群里没人回复我,公司电话成了写字楼物业的联系方式。”

  最终,李森决定自己联系网贷公司,与其协商一次性结清并争取减免利息。经过反复沟通,双方达成一致:一次性结清,只还本金,没有罚息。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李森这样的人还有不少,他们被所谓的“反催收”机构抓住急于摆脱债务的心理,虚构成功案例,夸大服务效果,诱导债务人交了钱后便消失不见,或者根本实现不了承诺。而对于债务人来说,其与这些机构签订的合同往往不受法律保护,最终导致投诉无门。

  有银行和贷款平台工作人员透露,他们从来没有委托过任何一家公司协商债务,逾期的债务人要想协商,也是由他们直接对接债务人,并不存在第三方代理协商的行为。

  打着专业旗号行骗

  难以提供有效服务

  业内人士称,“反催收”已发展成一条完整的黑灰产业链。一些“咨询公司”打着法务的幌子,发布虚假广告,诱导客户支付服务费用,教唆客户使用虚假材料、恶意投诉等非法伎俩达到逃债目的。

  从事过“反催收”工作的刘辰(化名)告诉记者,一些“反催收”机构打着能为债务人减免债务的幌子,传授所谓“减免利息”“延期还款”技巧,甚至游说债务人购买“债闹”服务。他们从中收取欠款一定百分比的“服务费”,低的也要4%左右,有的收费达到承诺减免欠款费用的两三成。“一些‘反催收’机构使用的手段游走在灰色区域,大多不合规不合法,即使催收成功,债务人也要承担后续各种风险。”

  刘辰说,这类机构的所谓法务人员,之前大概率就是干催收的,这些人离职后在网上花几百元注册一个咨询公司,号称专业律师团队、法务团队,可以解决一切债务问题,有些还声称3万元或者5万元以下的欠款不要找他们谈(因为挣不到什么钱)。

  “有的金融机构对真正出现困难产生逾期的借款人会有部分息费减免、贷款展期等政策,但一旦被打上‘反催收’标签,可能直接启动司法程序,要求债务人全额还款。”刘辰说。

  曾为此类案件提供过法律咨询服务的北京市盈科(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杨丹介绍,目前市场上那些标榜自己是“专业律师”“专业法务”可以进行债务优化、重组的“反催收”团队,往往并非来自正规律所,而是由法律咨询公司或法务公司的相关人员组成,他们打着专业旗号,实则缺乏法律资质和实战经验,难以提供有效的法律服务。

  “大部分情况下,所谓的债务优化服务并无太大意义,因为许多网贷平台并不接受与第三方机构进行债务协商。因此,那些宣称能够通过法律手段帮助减免债务、延长还款期限的机构,其动机存疑。”杨丹说。

  在杨丹接触的案例中,就有一些“咨询公司”在与债务人签订合同时,采用模糊、笼统的条款,故意误导债务人。有已经逾期的贷款人在与“咨询公司”签订的“咨询委托协议”中,涉及的服务内容异常宽泛并无实质性举措,比如“为甲方提供协商咨询意见”“接受甲方委托,负责甲方其他日常协商咨询服务或紧急协商事务处理”等。对于乙方付费条件,约定“处理好一个平台支付一个平台相对应的尾款”,但双方往往会对“处理好”的效果产生争议,且“咨询公司”会要求债务人先付尾款再告知“处理好”的方案。

  杨丹注意到,许多债务人在与这类“咨询公司”签订合同时,急于摆脱债务困境,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判断力,不能仔细审阅合同条款。他们往往被“咨询公司”承诺的美好前景所迷惑,忽视了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陷阱。因此,在发现服务未达预期且存在潜在风险时,及时终止合作才是明智之举。

  明确标准加大处罚

  畅通投诉异议渠道

  如何才能解决债务逾期协商市场乱象?

  受访专家建议,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代理投诉”“反催收”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提高违法成本;金融机构和借贷平台应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进一步畅通消费者投诉、征信异议等渠道;各类媒体和网络平台加大对“反催收”危害的普法宣传。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看来,为保护从业机构及金融消费者合法利益、维护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对实施恶意“反催收”行为的个人及相关代理机构,除金融系统内部整治外,监管部门应发挥合力,运用各种相关制度工具,综合施策,打出法律和政策“组合拳”,提高治理打击的覆盖面和精准度。

  “消费者也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养成量入为出,避免过度消费的生活习惯。同时,还应主动识别并拒绝‘反催收’‘代理投诉’等非法组织和行为,妥善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避免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接触过此类业务的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常莎说。

  如果个人债务已经逾期或即将逾期,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杨丹说,正规网贷平台和银行对于逾期债务均有内部政策,债务人若想协商,可先与金融机构联系。若平台或银行有政策,而自身不知如何协商,则可向正规机构寻求法律帮助。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

  • 坐着高铁吃烤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近日,我国在光晶格钟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计量学领域权威学术期刊《计量学》,审稿人认为:“国家授时中心最新研制的锶光钟,实现了目前世界上第二小的不确定度光钟。
2025-06-17 10:02
荷兰奈梅亨拉德布德大学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分析数千万次模拟生成的合成数据,成功训练出能解析黑洞奥秘的神经网络。
2025-06-17 09:56
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历经十余年攻关,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打造出“抗衰老版”间充质祖细胞。研究发现,这种抗衰老细胞之所以这么厉害,关键在于它们能释放一种叫“外泌体”的小囊泡。
2025-06-17 09:52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