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帮人买金条能轻松赚大钱?3人为电诈团伙洗钱被判刑
首页> 法治频道> 原创策划 > 正文

帮人买金条能轻松赚大钱?3人为电诈团伙洗钱被判刑

来源:光明网2024-04-07 14:41

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

3人受“上线”指挥,用诈骗得来的钱款消费买金条,以为可以“轻松大赚钱”,却没想到卷入到犯罪活动中……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团伙作案名为买金条实则洗钱案,3名被告人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法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二年、二年。

“轻松赚钱”是陷阱,陌生联系要警惕

2023年初,张三在贴吧上看到“借用银行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帖子,正好他当时特别缺钱,于是在贴吧上回复“我现在缺钱,有银行卡可以使用,有需要的联系我。”不一会儿就有人联系他,双方加了联系方式,对方说用张三的银行卡进行“走账”,就可以支付他5000元报酬。

同期,李四在某APP上认识了一个人,对方问李四想不想赚钱,具体方式是帮公司“走账”,对方说会给李四一张银行卡,然后让李四用这张银行卡买东西,李四只要按照“上家”的要求买就可以赚2000元好处费。对方让李四下载某聊天软件,在这个聊天软件里,李四及其同乡孙七被拉入到一个叫“北京操作群”的群聊,并按照群聊里的指示行动。

而王五是在某视频软件中点赞一个视频后,对方私信王五,称送“快递”一次可获利2000元。2023年1月,王五被添加到“黄金矿工群”观看群聊并学习“工作”内容。赵六则是通过某APP“附近的人”认识了所谓的“上家”,赵六的主要“工作”是传递“金条”。

就此一个“洗钱链条”形成了。2023年3月28日上午,李四和其同乡孙七首先前往酒店与张三交接“银行卡”事宜。张三提供给李四与孙七两张银行卡和一部银行卡绑定的手机,李四与孙七对银行卡进行验证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据李四交代,“当时查验银行卡时,张三的卡内只有几块钱。”之后,李四负责拿银行卡到商场与王五碰头,孙七负责在酒店看着张三。28日下午,王五在商场内按照“上家”的指示买黄金、开订单,并与李四碰头拿到手机和银行卡,随后二人一起到收银台刷卡付款,在这期间,共消费90余万元,包括黄金条与黄金首饰。之后,王五与赵六在附近公园内交接金条。

银行卡里从最初的“只有几块钱”到能够消费几十万元,这些巨额资金从何而来?其实,在王五与李四听从“上家”指挥购买金条的时候,一场场赤裸裸的电信诈骗正在上演。

2023年3月28日下午,受害人何先生收到了一个陌生来电,对方声称是某平台工作人员,以何先生在这个平台上办理过一个额度20万的金条借贷业务为由,对其进行诈骗。骗子声称何先生的20万额度需要注销,不然根据最新的规定,会影响个人征信,需要银行工作人员来指导何先生注销业务。何先生在所谓“银行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先从银行及其他贷款平台进行贷款,接着以不够20万额度为理由多次要求何先生进行贷款和转账,这个“银行工作人员”称这样可以帮何先生把额度注销掉,何先生先后向张三的银行卡及其他人的银行卡进行转账。何先生挂断电话后发现自己被骗了。其中,何先生从某银行贷款的7万元转给了张三。

明知故犯存侥幸,替人洗钱是犯罪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李四、王五、赵六伙同张三(另案处理)、孙七(另案处理)受上线指示,明知是犯罪所得,各自根据分工安排,在某公司金条柜台内使用90余万元人民币购买黄金,并转移给上线指定人员。针对上述指控,公诉机关向法院提供了相应的证据材料。

北京西城法院经审理查明,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李四、王五、赵六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成立。鉴于被告人李四、王五、赵六在共同犯罪中均系听命于他人指挥、起次要作用的从犯,故均减轻处罚;被告人李四、王五、赵六在到案后均能如实供述主要犯罪事实,均从轻处罚。

法院最终判决:一、被告人李四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二、被告人王五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三、被告人赵六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

北京西城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程杰表示,这场诈骗活动,在上家的精心布局下,可谓是环环相扣。面对电信诈骗,我们要加强自我防范,提高防骗意识。不向陌生人透露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等,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都要十分注意。

法官提醒,要警惕“轻松赚大钱”的信息,不要被天花乱坠的广告迷惑,摒弃“走捷径”心理,无论是工作还是兼职,要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本案的被告人就是在网络平台上看到所谓能够“挣大钱”,心存侥幸,明知钱款来路不明的情况下,按照指示下载软件、实施犯罪,最终酿成大错。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乙巳蛇年“长安灯会”正式亮灯

  • 六盘山里的春运守护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记者21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精炼铜、电解铝产量分别达1364万吨、4400万吨,同比增长4.1%、4.6%。
2025-01-22 03:00
《自然·医学》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一种手术植入的脑机接口系统能通过精准侦测和解码瘫痪患者的神经元活动,转为“手指动作”,使其可在电子游戏中自如驾驶虚拟四轴飞行器。
2025-01-22 10:02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李健带领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工作压力正在成为许多“打工人”的睡眠质量“隐形杀手”。
2025-01-22 10:01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林容周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软电子制造方法——粒子吞噬打印。
2025-01-22 09:58
复杂的人体系统内,细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运输氧气、吞噬细菌、传递神经信号……要想保证这些细胞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离不开一位特殊的“指挥官”——非编码小RNA(核糖核酸)。
2025-01-22 09:58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