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通用航空,法治保驾! “通用航空法律先行”实务论坛举行
首页> 法治频道> 原创策划 > 正文

通用航空,法治保驾! “通用航空法律先行”实务论坛举行

来源:光明网2024-01-30 09:33

  1月27日,“通用航空法律先行”实务论坛在京举办,通用航空领域专家、业内领军人才等与会嘉宾纷纷建言,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发表观点,就如何用法治为通用航空事业保驾护航提供可参考性意见。

  通航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遇到大量棘手的问题,亟待法治化的解决方式。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曹卫洲致辞指出,法律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通航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徐昌东指出,与美国相比,我国通航事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空间巨大。每一个为通航事业尽心竭力的从业者都是开疆拓土的英雄。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理事长张峰谈到,通用航空事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航领域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为法律人才参与提供了众多机会。

  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陈建有认为,通用航空事业离不开法律的保障。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未来将充分发挥“三航”特色优势,打造具有特色的法学教育,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论坛第二环节的主题为“通航产业法律体系构建”,由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副理事长肖治垣主持。

  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输司通航处处长唐赫就当前通航发展热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唐赫认为,大众对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并不了解,有必要在观念上提高认识,在法治理念下,培育低空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夯实法律基础。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不能一拥而上、千篇一律地开展,而要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差异化调整,“低头看路”、健康推进。

  低空安全专家、山东警察学院治安系副教授、工学博士冯登超做题为“低空经济与低空安全管理浅析”的发言,围绕“低空经济”的概念、低空安全管理及难点发表了看法。

  中国人民大学比较行政法研究所研究员田林的发言题目为“通航产业呼唤科技进步与立法创新”,梳理通航产业的法律政策现状,并分析通用航空的立法创新需求。

  论坛第三环节的主题为“通航产业法律体系构建”,由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娜主持。

  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研究会会长、深圳国际仲裁院理事长、盈科全球董事会名誉主任、盈科专家顾问委员会首席专家沈四宝指出,当前通用航空产业的法规体系尚未完善,需要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将经验提炼成规范。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院长刘晨光从无人机的优势及分类、无人机产业发展、无人机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无人机产业发展的法律需求四个维度进行分析,认为无人机法律规制建设是当前无人机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企业合规检察研究基地副主任印波作了题为“通用航空企业的合规风险及其对策——基于六十余份裁判文书的研判”的发言。印波教授提出,通航企业的合规风险包括环境污染责任纠纷、劳动争议纠纷、财产保险合同纠纷等。

  其他与会嘉宾也纷纷表达了关于通用航空发展和法治化面临问题的意见。会议一致认为,通用航空事业的发展,要以技术发展为依托,以政策监管为保障,以法治服务为护航。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建立契合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的产业发展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教育,加强国际合作和资本投入及融资机制,努力提升公众认知和文化接受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和“十四五”规划的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由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China)、西北工业大学主办,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支持,盈科律师事务所全国航空法律专业委员会承办,盈科全国航空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盈科全球总部合伙人袁方臣律师主持论坛开幕式。(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广西南宁:红红火火迎新春

  • 冬采莲藕 供应春节“菜篮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