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首页> 法治频道> 原创策划 > 正文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来源:光明网2023-12-02 20:03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11月30日,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师范大学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文学京彩季——北京作家2023精品研推工程第四期”——吕铮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市文联举行。本次会议主要以吕铮小说新作《打击队》为研讨对象,邀请了二十余位学者、评论家、作家参会。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和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出席活动并致辞。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知名作家、评论家张策,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诗人杨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振华,《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中心主任、知名公安作家聂虹影,《光明日报》“文荟”版副主编饶翔,《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石一枫,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评论家傅逸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程旸,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白惠元,青年评论家、《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张鹏禹,北师大文学院现当代文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刘溁德与会研讨。本次会议由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乔叶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任学术主持。

  吕铮,警察、作家、编剧、词曲作者,中国作协会员,全国公安文联理事,北京作协会员,北京音协会员。曾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第七届“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小说作品连续五次获得公安部金盾文学奖等奖项。《打击队》主要描写因意外破获大案被特招入警的昔日辅警邰晓阳,被分配到小满派出所打击队工作。邰晓阳小名“太阳”,人如其名,性格热情阳光,他笃信正义,在他的想象中,到了打击队定能惩奸除恶、一展身手,不料遭遇了诸多挫折,他发现队里的其他成员因各种原因淡化了理想信念,于是“太阳”更加努力地发光发热,帮助队友。而与此同时,一系列案件接连发生,他们屡破积案让隐形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打击队不失时机同仇敌忾,以合力对罪恶重拳出击。追捕、甄别、谋略、担当,这是一名小警察的开挂逆袭之路,更是大时代热血正义的浩然之歌。

  北京市文联一级巡视员田鹏表示,吕铮的作品以公安战线上发生的人和故事为基本叙事背景,书中公安战线打击罪犯的情节非常生动精彩,人物形象非常饱满。吕铮最大的特点就是跳出了类型小说的窠臼,写出了内在文学性。期待在今天研讨会上,把吕铮创作的个性特点、内在张力以及文本蕴含的思索思考和精神层面的力量,做一个很好的挖掘。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打击队》首发在《人民文学》2023年第一期。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用“正”、“常”、“人”三个字来评价这部小说。“正”是对社会生活的正视,即生活的复杂性没有丢掉,又写出了社会的正面,充满了理想气质的叙述;“常”是写出了人生的常态和社会的常态,充满了社会的细节,揭示了人生和社会的常理;“人”是写出了人情、人心和人味,他也看到了小说中人物为人处世的“局气”,认为吕铮秉承着《红楼梦》式的正邪观,每个人都不是完人,都有性格的弱点,但并不影响他们整天上人性的光辉。吕铮也把自身性格当中最有温度、最有光彩的那一面放在了书里。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表示,吕铮在公安题材上的深耕和取得的成绩,不单是因为他长期生活战斗在公安一线,能让他完成这些题材的文学转化,背后其实包含着巨大心智劳动,乃至艰难、困难需要克服。一方面不能重复公安文学创作领域前辈作家不可重复的道路,需要自己探寻方向和路径,另一方面面对这些年公安题材阅读场域、场景的变化,再去创作更有难度。所以吕铮选择了一条自己的路,就比如《打击队》,就代表着吕铮自我突破新的成果,这是一部读起来非常有热血感的作品。同时也是让我们书写正能量,从正面角度书写当下生活作品,更好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吕铮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当代》杂志作为长期和吕铮并肩战斗的伙伴,期待未来有更加成熟、更加有影响力的作品。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北师大文学院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刘溁德对吕铮创作节点和创作经历做了一个整体梳理。他认为《打击队》小说延续吕铮“反着写”的风格,没有层层叠叠叠地设置悬念,而是将一个案件和相关的案中案以影像化的语言铺展开来。以邰晓阳这名年轻警察作为中心,细腻精准地把握到了年轻警察在当下环境中可能遇到的新变化。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知名作家、评论家张策谈到,吕铮的创作与公安职业密不可分,公安职业成就了吕铮的创作成就,同时他的创作实践又大大提升了公安文学现在整体的创作水平,他突破了类型小说的巢臼,作品有浩然正气,笔下的故事把大量真实的生活素材进行了认真剪裁、虚构、提高,叙述语言由北京方言和公安行话融汇,最可贵的是继承了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的许多优良传统。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诗人杨锦认为,吕铮的创作量非常大,十余部长篇小说部部都是力作,创作成果是可喜的。吕铮也影视方面也颇有建树,《三叉戟》等作品家喻户晓。他的小说彰显了时代的正能量,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让读者看到希望。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梁振华表示,现在许多缺乏体验的创作者都在装腔作势、故弄玄虚,其实他们对行业没有那么了解,只是凭借看美剧,看美国电影的了解,把类型的经验嫁接到中国的环境里面来。但这些忧虑在吕铮的小说里面是不存在的,他的《打击队》充满了专业术语,专业术语从书名一直下沉到所有这里面的细枝末节,勾勒了今天公安完整的生态,而且这种生态下沉到了特别有烟火气的层面。他是把职业变成了写作。公安创作经常面临一组矛盾,对正面的、光明的书写,对人性、社会的探寻。吕铮在处理人性复杂性、社会复杂性,包括用案件去穿越来展现心中那抹光明的时候,能够看出非常用力,能够把用文学探究人性的力量和心向光明、心向正义的诉求放在一起,很不容易。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中心主任、知名公安作家聂虹影讲到,吕铮的小说给他的感觉很容易走进去,很难走出去。吕铮的小说有极强的代入感,令她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现实感的小说和小说的现实感交相呼应,令人感觉所有的主人公都是亲人,生死相依、血肉相连。读他作品的时候感觉作者就站在我面前,带着作者的灵魂和心底的精神信仰执着坚定的站在那儿,守护着一份理想和情怀。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觉得,吕铮的小说可读性非常强,他的小说看上去聚焦案件本身,但背后投射出了非常复杂的,甚至是历史变迁、社会动因的层面。他的小说处处可见理想信念的闪光,小说之中不乏高大上的发言,放在其他小说里面觉得他假,可在他的创作当中显得那么可信。一方面吕铮把这些发言都完美的融合在情节和语境当中,一方面不惜写主人公的缺点、世俗的一面,从而张扬了闪光点。他的写作技术特别好,不仅借鉴了类型小说的技术,也运用了影视作品、新媒体种种其他的技术。《打击队》最后的结尾特别精彩。小说在处理虚构和现实的关系。在梦境当中,太阳回到了自己父亲出事的场景,既实现了传奇性,又实现了可信性。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光明日报》“文荟”版副主编饶翔认为,《打击队》是一个行业小说,主人公阳光邰晓阳的形象,可以对标《阿甘正传》里面阿甘的形象,虽然笨重但有一种韧性。他的小说写出了对于社会、对人生的一种认识,同时也以此写了人、社会、人生,使这部小说不那么简单。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讲到,吕铮这样的作家,他的作品写出了人民性、时代性,让读者回到了警察和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打击队》真正达到了写生活、写人物的同时具备了可信的价值感,他贴着人心写,在专业性和英雄气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均衡。他的长篇小说、电影电视剧的改编让我们意识到,中国文学中公安文学的重大性和重大意义,以及无限可能性。他的创作是新时代中国文学特别有特点的样本。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石一枫认为,吕铮小说中的人物有两种智慧,一个是警察的专业智慧,一个是市井智慧,他琢磨人物越来越生活化,越来越像人本身,写的案件时代性非常强。吕铮给自己的创作提供了很多大家可以互相借鉴、互相思考、互相探讨的空间,可以一起思考的问题,对于写小说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评论家傅逸尘觉得公安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吕铮的《打击队》在技术层面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提升,小说从开头到结尾整体架构都很结实;各种对抗性的矛盾冲突的戏剧化因素结合的非常好,每一个人物几乎都有自己的前史,现实性与历史感的结合、日常经验与极端经验的结合、悲剧性与喜剧性的结合、浪漫主义情怀与书写底层现实的视角的结合都非常圆融;同时小说呈现出一种温暖的、阳光的、向上的精神,崇高和英雄的价值意义贯穿始终,里面尽管会涉及到社会阴暗面,但最后感受到的却是满满的温暖、人情味,非常珍贵。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程旸谈到,《打击队》彰显了时代的正能量,吕铮的小说在书写大时代下的平凡英雄。他们不是边缘化题材作家笔下那些游魂般的小人物,而是凡俗日常生活中的传奇人物。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吕铮运用自身的工作经验、体会,真实可信的记录下了基层派出所民警生活中的那些艰险与无奈,吕铮为读者讲述了这些平凡又伟大的基层警察们波澜壮阔的奋斗人生,让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份职业的崇高与不易。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白惠元认为,《打击队》讲述了基层生活小人物、青年警察的成长,太阳和猴子的关系可以对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和成才的关系,小说引用了马克·吐温的一句话:让我们陷入困境的往往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论。吕铮写作的意味,其实在追问时代变革语境之下对错的标准。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青年评论家、《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张鹏禹表示,《打击队》讲了一个富于时代气息的警察故事,塑造了一个可爱可亲的警察群体,更透过这个群体,深度挖掘了那些现代人难以简化和摆脱的生存困境。相信这部有筋骨、劲头足、耐咂摸、好阅读的作品会成为吕铮创作生涯的一个新起点。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讲到,吕铮不仅是公安文学的优秀代表作家,也是新一代中国当代文学被寄予厚望的作家。他有深厚的生活经验,通过《打击队》能感受到作家是特别有召唤本领的人,所塑造的人物和场景历历在目,这是一个好作家的情感魅力。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打击队》作者吕铮在最后致辞时,首先表达了对与会嘉宾和主办方的感谢。他讲到,自己在整个讨论过程深刻领会了专家老师的批评,也看透了自己未来写作的方向。他认为,每一个文学创作者都是孤勇者。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在孤勇中把笃定的信念继续下去,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好。(光明网 陈畅)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书写大时代中的平凡英雄 吕铮作品《打击队》研讨会举办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