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向死而生的铿锵玫瑰 记黑龙江省戒毒所二大队教导员师帅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人物 > 正文

向死而生的铿锵玫瑰 记黑龙江省戒毒所二大队教导员师帅

来源:法治日报2023-11-20 09:37

  本报记者 崔东凯 张冲

  在毒瘾发作的学员面前,她甘当挽救生命的人墙;在熊熊烈火前,她化身保护学员的人盾;在抗疫期间,她成为舍己为人的先锋;在被癌症病魔附身后,她是向死而生的铿锵玫瑰。

  在黑龙江省戒毒所从警的22年里,戒毒二大队教导员、一级警长师帅几次与死神邂逅,却从未有过分毫恐惧和退让。

  “我是一名党员,我在尽我的本分;我是一名警察,我在尽我的天职。”这是师帅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2023年9月,师帅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公而忘私感化失足学员

  攥紧双拳,指甲抠破手掌,咬紧牙关,甚至咬破双唇……戒毒所里的学员常因毒瘾发作而无法自控。

  2013年,在一次对新收学员谈话戒治过程中,一名学员瞬间产生轻生念头,猛然抬头向墙角撞去,师帅来不及反应,本能地充当人墙。

  砰的一声闷响,学员呆住了,脸色苍白的师帅双手捂着肋骨瘫坐在地。接下来的几天,师帅肋骨处一直隐隐作痛,同事劝她去医院看看,她总说队里事太多,过两天再看。直到所里组织体检,师帅才被查出肋骨骨折3根。

  “师队长为了保护我,断3根肋骨什么都没说,我再不好好戒毒,我还算人吗!”羞愧不已的学员自此之后端正了戒治态度。

  师帅20多年扎根一线,潜心钻研教育转化、戒治方法,累计帮助32名毒瘾较重且抗拒教育戒治的学员成功戒断毒瘾,被司法部评为“优秀教育能手”。

  家住鸡西市的刘大爷寒冬里衣着单薄地来到戒毒所探视女儿,师帅看见了心里酸溜溜的,赶紧到附近超市买了一双棉鞋,又回民警食堂买了几个热包子,临走时还强塞给刘大爷100元钱。

  从警初心铸造坚强意志

  “楼上有我的学员,所以我不能退!”

  2017年的一天早晨,师帅像平时一样,带领学员出工做早餐,前一天新换的炉灶突然喷出1米多高的火苗,学员们顿时慌乱起来。

  师帅指挥其他战友带领楼内的学员迅速撤离,她抓起灭火器冲向起火点。这时报警器骤然响起,火势不减反增,一旦失控极易引发燃气爆炸。

  当她抓起第四个灭火器时,感到自己的体力已经达到极限。她意识到继续下去,极有可能牺牲在这里,但她不能撤退,就算不能把火灭了,至少能控制火势不再变大,多压制一秒就会少一秒的损失。就在她已经做好最坏打算时,火突然熄灭了!当师帅一边咳嗽一边踉跄着从楼里走出来时,全身上下都是灰白色的干粉。

  “从小我就想当警察,无论过去多少年我都能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穿上警服时的激动心情,人民群众有危难时,我能冲到最前线就觉得自己特别光荣。”师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20年初疫情暴发,黑龙江省戒毒所农历大年初三组织召开动员会,刚刚做完宫腔镜手术的师帅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连续封闭执勤56天后,师帅开始频繁咳嗽,每一声咳嗽都会带来肋骨的剧烈疼痛,连起床都不得不借助外力。戒毒所领导几次劝她回家看病,她都说:“戒治区警力紧张,我这应该没啥事儿,肋骨是老伤,挺挺就好了。”

  又坚持完成一个月封闭执勤任务后,师帅来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由于肿瘤位置不好,做不了手术,化疗也很难到达病灶处,医生说这种情况最多还能坚持3个月。

  使命信仰助力对抗病魔

  很快,又到了她轮岗执勤的日子,她悄悄藏好诊断书并决定瞒着所有人。

  去执勤的那一天,她知道这一去可能就回不来了。与70多岁的母亲在路口分别时她说:“妈,你先走,我看你过道回家。”母亲却说让她先走。几次推让后,师帅再也控制不住压抑的情绪:“我走了你可怎么办啊?”还蒙在鼓里的老母亲说:“我没事,家里啥吃的都不缺。”

  快速转身坐进出租车的师帅眼泪喷涌而出,心里满是对母亲的愧疚。她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不是真的会在3个月后走到尽头,此刻她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为深爱的戒毒事业再多做一点事情。“师帅,做个有信仰的人,你就永远没有困难!”这是父亲生前常常对她说的一句话。

  黑龙江省戒毒所所长尹博文发现师帅的病情后,和其他领导再三催促她走出戒治区住进医院。此后的5个月,师帅完成6个周期化疗、30次放疗,这已经是普通患者身体能承受的最大极限了。之后,她身体稍有好转,也坚强地挺过了“3个月魔咒”。治疗过程中,师帅经常问医生:“我什么时候能回去工作?最近单位里的姐妹太辛苦了,我得进去替换她们。”

  2022年12月,师帅的病情再次恶化,在被推进ICU抢救前,已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她向组织提出申请:“请组织允许我穿着警服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我太爱这身警服了!”幸运的是,这一次,她又闯过了“鬼门关”。

  今年4月,师帅再次回到戒毒一线,她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她热爱的地方,这里就是她的家,也正是这份责任、使命和信仰,支撑着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燕赵”粮仓春耕正当时

  • 西宁至成都铁路四川段首座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包括加快人工智能(AI)大模型迭代升级、推出AI应用新产品、加快开源步伐等,进一步竞速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赛道,优化人工智能落地应用体验。
2025-03-18 09:13
上海、浙江、广东、四川等地中小学也在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资源、构建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2025-03-18 09:13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及合作者在重离子治癌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3-18 01:55
日前,记者从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湖北博得生态中心科研团队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一个蜘蛛新种——官山伪遁蛛。
2025-03-18 01:55
3月17日16时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中科卫星06星、07星。
2025-03-18 01:55
“昼夜温差真的能催芽,看!这些小瓜苗又长高了1公分!”在松荫轩智慧农场暖棚,六顶“小黄帽”在苗床间晃动,园艺社的孩子们一边用尺子测量一边记录数据,几双小手轻轻拨开土壤,细致地为新一批种子“安家落户”。
2025-03-18 01:55
在最近的科技新闻中,人工智能依然备受关注:能看会写的AI医生、灵活拧螺丝的机器人、会自己“脑补”物理规律的视频生成模型……
2025-03-17 08:5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驱动未来发展是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引发广泛关注。
2025-03-17 02:10
番茄像葡萄一样成串生长,可以揪着吃。走进北京市大兴区长子营镇北京京农智慧农业有限公司的智慧温室产业示范园,无土栽培串收番茄,经过一系列改良升级,正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5-03-17 02:10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2025-03-17 02:10
从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悉,该院陈贵林教授团队发现,甲虫与蚂蚁合作,共同完成了荒漠生态系统中药用寄生植物锁阳种子的传播,从而首次揭示了锁阳种子的传播机制,为荒漠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保护和管理锁阳种群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3-17 02:10
当前,泰国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尽管泰国经济增长略好于预期,但整体增速仍然低于东盟邻国。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泰国亟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自身经济韧性,以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025-03-17 02:10
据《自然》杂志近日报道,美国新兴技术观察站(ETO)一项分析报告发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部分芯片设计和制造研究方面的基础研究,有望为未来的计算硬件奠定基础。
2025-03-14 09:46
车市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智驾战。近期上市的几款新车上搭载或升级智驾功能,包括15万元级的深蓝L07,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今年8月将智驾覆盖到10万元级车型。“比亚迪多款车型搭载了基于地平线征程6M的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系统。
2025-03-14 09:39
此项研究中,团队将金属熔化,并利用团队前期制备的高质量单层二硫化钼压砧进行挤压,实现了多种二维金属的普适制备。
2025-03-14 09:38
近日,来自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陈喆研究员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化学系白宏震、汤谷平教授及海洋学院王楠副教授团队,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5-03-14 09:38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白洋团队13日凌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成果,构建首个作物根际细菌基因组数据库以及作物根际病毒基因组数据库,
2025-03-14 04:10
我出生在安徽寿县农村,幼时目睹父老乡亲缺医少药的困境,长大后便下定决心做一名医生,治病救人。
2025-03-14 04:25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本届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旨在呼吁全社会关注肾脏健康,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认识,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干预对肾脏健康的重要性。
2025-03-13 09:15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获悉,该所王占彪研究员团队定量解析了童装、针织衫、工作服、T恤和作训服等棉质纺织品“从种子到成衣”全阶段的碳排放情况,即碳足迹,并提出对应的具体“减碳”策略,为我国棉花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和线索,也为全球棉花纺织产业减排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环境科学类国际期刊《资源、保护与回收》上。
2025-03-13 04: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