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以检察大数据精准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首页> 法治频道> 理论·实践 > 正文

以检察大数据精准提升法律监督质效

来源:检察日报2022-06-21 09:43

  □检察数据全样本

  □指导性案例“小但书”数据库

  □常见犯罪量刑预测数据库

  □检察业务算法模型

  全面、完整的检察大数据是科学行使检察权、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先决条件。检察大数据的全面、完整,就是基于检察数据的全样本践行检察大数据战略。这个意义上的检察大数据,在数量上要大,大到司法案例数据全样本;在内容上要全,全到涵盖实体、程序的全部内容。大数据概念的核心就在于全样本,是全景观察。样本意识说到底就是证据意识,大数据分析说到底就是从样本数据中挖掘规律性认识和决策依据的过程。从源头上拓宽司法大数据的供给,是科学行使法律监督权的第一步。

  今年年初,全国检察长(扩大)会议强调,要增强大数据战略思维,运用大数据助力法律监督“本”的提升和“质”的嬗变。检察大数据战略,是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重要论述,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信息化时代新趋势的重要举措,是检察机关科学行使检察权的重要内涵之一,有利于促进强化法律监督手段,提升法律监督实效,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全面、完整的检察大数据是科学行使检察权、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先决条件。检察大数据的全面、完整,就是基于检察数据的全样本践行检察大数据战略。这个意义上的检察大数据,在数量上要大,大到司法案例数据全样本;在内容上要全,全到涵盖实体、程序的全部内容。大数据概念的核心就在于全样本,是全景观察。样本意识说到底就是证据意识,大数据分析说到底就是从样本数据中挖掘规律性认识和决策依据的过程。应当承认,个别事例也是真实的,但个别事例随时可能遭遇反例,以其作为证据演绎理论,很可能只能是一种意见、猜想,无法作为规律性认识,更无法以此指导大规模实践。在统计学上,个例可能处在正态分布中的任何一个位置上,既可能碰巧代表大量同类案件的集中趋势,也可能远离均值。残缺、人为裁剪、筛选的部分数据,将严重阻碍检察大数据战略的落地。因为,法律监督其实就是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博弈。信息不全,对于被监督者来说是信息优势,而对于监督者来说则是信息困境。所以,从源头上拓宽司法大数据的供给,是科学行使法律监督权的第一步。

  第二,基于司法大数据全样本,建立“小但书”数据库,以提高指导性案例的科学性。最高检已经发布了三十六批指导性案例,可以引入大数据思维,丰富指导性案例的筛选视角,提高案例指导建议的可操作性。例如,抢劫罪往往被认为是暴力当场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然而,对大数据中筛选出变更罪名样本进行观察就会发现,发生在一定冲突背景中的暴力当场取财行为,却不被认定为抢劫罪。例如,某被告人因购买的推土机质量不合格,偶遇来自同一地方的推土机推销商,便以暴力手段逼迫其“赔偿损失”。被害人因其产品确属拼装机而惧怕对方报警,当场交付了财物。对此,有观点认为构成抢劫罪,有观点认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类似发生在一定冲突背景下的当场暴力取财,往往没有按抢劫罪定罪。据此可以认为,所谓抢劫罪,通常是指没有明显前因后果的当场暴力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通过大数据挖掘出这类抢劫罪认定的补充性判断,尽管法律对此没有明文规定,在许多刑法教科书或理论文章中也鲜有提及,却能为司法实践准确定罪提供有益指导。

  这种从变更罪名大样本中提取共性以发现某些否定性特称判断的方法,称为小但书法。从逻辑学规则来看,“小但书”只是特称判断而非全称判断。所以,“小但书”具有某种或然的性质,只是说“某些”“有的”案件事实“很可能”不属于某种犯罪。然而,当得出某个特称判断所观察的司法案例多到接近甚至几乎等于所有案例时,据此处理案件出现失误的机会也就接近于零。这就是为什么形式逻辑的方法可以同大数据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原因。据此,建议检察机关指导性案例的制作除了说明何种情形构成何种犯罪外,也应基于司法大数据的挖掘梳理,建立自己的常见罪名“小但书”数据库,以丰富指导性案例的形式和内容。

  第三,基于司法大数据全样本,建立常见犯罪量刑预测数据库,以提高量刑建议的可靠性和说服力。检察机关对构成犯罪的案件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是检察权行使的重要内容。而提出高质量量刑建议的前提是依法对具体案情作出比较客观的量刑预测。基于科学客观的量刑预测,加上一定的刑事政策考量,才可能提出令人信服的量刑建议。问题是,如何综合不同案件事实和各种量刑情节预测可能的量刑结果?难点之一是,尽管司法机关出台了量刑规范化指导意见,对许多量刑情节的量刑幅度作出了比较详尽的规定,但当一个案件有数个量刑情节时,数个情节便有多种可能的组合。以交通肇事罪为例,相关的法定量刑情节至少有:致死人数,重伤人数,负事故全部责任、主要责任还是同等责任,财产损失大小,行为人是否逃逸,以及有关的刑法总则量刑情节。理论上,即使不考虑酌定情节,交通肇事罪法定量刑情节在具体案件中就会有较多种可能的排列组合。而法律只能对单个情节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加重处罚及其幅度、范围作出规定,不可能对每种情节组合如何量刑均作出具体规定。这时,面对这么多可能的组合,司法人员也只能大概估算量刑结果。如果基于司法大数据全样本建立常见犯罪量刑预测数据库,无疑会提高量刑建议的科学性。

  我们曾以交通肇事罪全样本为数据基础,以该罪法定情节为自变量,以刑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交通肇事罪刑期与法定情节之间关系的统计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优化处理。有了这一模型,将任何一个未决案件的实际情节依次代入模型,便可得到该案的预测刑期。既然交通肇事罪可以实现量刑确定性的量化描述与预测,对于其他多情节犯罪也应当可以尝试类似建模。实际上,如果将上述模型中交通肇事罪的特有情节替换为其他某种犯罪的法定情节,如是否入户抢劫、盗窃数额、是否故意杀人既遂等等,便可基于相应犯罪的量刑大样本进行建模和量刑预测。大数据量刑预测的法治意义绝不仅限于提高办案效率,还可能提高量刑建议的公正性,实现同案同判。

  第四,结合具体检察业务开发各类算法模型,也是检察大数据战略的必然要求。与检察业务有关的算法模型至少有两类:一类是基于海量真实经验数据计算而来的模型,如上述量刑预测模型,以及犯罪实际状况的评估模型等等。另一类就是基于大量司法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编制的算法模型。公平公正是检察监督权行使的基本要求。然而,即使在法律、司法解释日趋完善的今天,仍然可能存在人情案、关系案。尤其是对新型检察业务而言,既无具体的法律规定,也无成熟的实践经验,只有相关政策导向。这时,同案不同处理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对此,在实施检察大数据战略背景下,研发相应的算法模型,既是检察权行使公正性的要求,也与检察权行使的科学性要求相符。

  比如,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是新时期检察机关推出的重点改革举措。2021年4月,最高检发布了《关于开展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启动了第二期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企业涉嫌触犯刑法后,如何在依法打击刑事犯罪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保护民营企业,目前还没有成熟完善的法律规定和统一的判断标准。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着手探索编制企业刑事合规的指数模型。该指数模型力求彰显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法治原则,即涉案企业涉嫌犯罪事实本身的性质、严重程度在指数模型中必须被分配足够大的权重系数。否则,不论事情大小,一律“一合了之”,有悖法治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二是保护原则,即根据涉案企业事前事后依法合规整改的制度安排、实施情况、实施效果,尽可能控制、减缓企业因触犯刑法给企业生存、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保护企业正当权益,积极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要实现这两个原则的统一且具有可操作性,就需要一种综合的量化算法模型:“合规指数=100-刑事风险合规风险”。按照该模型,一个涉案企业的刑事风险越大,犯罪事实越严重,则指数得分越低;合规风险越低,整改效果越好,则指数得分越高。最终,将根据企业的指数总得分,考虑如何处理。我们采用德尔菲法,经过几轮反复修正,得到专家们对各项风险权重大小专业意见的平均值,再结合相关罪名量刑大样本的统计结果,最终确定指数模型。这类集法治原则、政策导向和实际操作为一身的指数模型,既能为检察机关涉案企业合规工作提供统一的量化标准、尺度,又能减少治理成本,进一步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白建军)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重庆:铜梁龙舞璀璨新春

  • 品味"双亚冬之城"哈尔滨年味烟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2025-01-24 09:58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2025-01-23 10:19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2025-01-23 10:14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2025-01-23 10:09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显著降低药物副作用。
2025-01-23 10:10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2025-01-23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