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法治频道> 平安中国 > 正文

伤疤是最美的勋章

来源:中国警察网2022-05-20 19:29

  济南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副支队长张保国:

  伤疤是最美的勋章

  作者: 袁猛 朱国富 孙同玉 苏雨景

  春夏之交,阳光正好,“泉城”济南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记者见到了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济南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副支队长张保国。

  “你们好!”说话总是乐呵呵的张保国放下手头工作,走上前来热情地与记者握手。

  这是一双布满深褐色伤疤、已经扭曲变形的手。当他举手敬礼时,手指都不能伸直。

  伤疤,承载着拼搏过往

  伴随着张保国的讲述,时间回到2005年3月2日。在济南西郊一个废弃石料厂的集中销毁废旧炮弹、火炸药现场,一个老旧的发烟罐突然泄漏起火。

  “快跑!”情急之下,张保国大喊一声。他一边奋力推开身边的同事,一边飞快冲到火药堆旁踢飞了发烟罐。

  “轰!”人还没来得及跑远,火药堆蹿起10米高的大火瞬间将张保国包围,他一下子变成了“火人”……

  “再坚持一会儿,马上到了,马上到了!”在送张保国去医院的路上,战友们流着眼泪不停地安慰他。车子还没进市区,张保国就疼昏了过去。

  十几年过去了,每当回忆起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张保国的脸上仍透露出劫后余生的神情。

  那次任务,造成张保国全身百分之八的面积烧伤,脸部二度烧伤、双手深二度烧伤,落下七级伤残。

  “每一次排爆,都是一次生死抉择。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我敢于接受‘死神’的挑战。”经历生死,张保国从未后悔。在他看来,伤疤是人民警察最美的勋章。

  面对外人,张保国并不回避脖颈和手上的伤疤。然而,最让张保国无法面对的,不是医生一下一下削掉他手上不规则的增生瘢痕,不是植皮时要从他两侧肋骨处取下半米长的真皮,也不是他每只手要被缝合多达150针,而是他慈爱的母亲。

  “我的儿啊!”在张保国入院后,因不堪承受儿子的痛苦经历,老人一头栽倒在地上,自此失去自理能力。这成了张保国心头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信念,生死之后更坚定

  “出院后的第三天,我就在一个医院爆炸可疑物的处置现场执行任务了。”张保国说。

  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后,张保国没有向命运屈服,更没有心生畏惧,毅然回到了排爆工作岗位上。

  当时,张保国脸上刚刚长出新皮肤,被阳光一照就会过敏红肿、刺疼难忍,双手的伤口也刚刚愈合,还缠着厚厚的绷带。

  谈及坚持到排爆现场的原因,张保国说,排爆工作危险性高、专业性强,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他在,队员们就有了主心骨,心中就多了一份必胜的信念与底气。

  “排爆工作是拿命换命的活儿。”每次排爆,张保国都不想让他的队员发生一丁点儿意外,更不想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伤痛在战友们身上重演。

  为此,张保国定下一条规矩:“我是队长,我党龄最长,有危险、我先上。如果我不在了,你们谁的党龄长、谁再上。”这么多年,这个规矩从未改变。

  2018年6月,在执行一次重要会议安保任务期间,张保国作为场地安检组副组长,反复踏勘着500多万平方米、足有700个足球场面积大的会议场地。

  在对中心会场进行最后一次全检时,两只搜爆犬同时在一个配电箱旁嗅出了可疑点。那是一个巴掌大小的洞口,随身携带的搜爆设备难以伸入洞口进行探查作业。

  当时,距离规定的安检截止时间只剩下不到15分钟了。在场的人都十分焦灼,现场安静得几乎能听见秒针转动的声音。

  张保国急中生智,采用眼看手摸的传统方法,迅速趴在地上,用手一点一点地拨开草皮、刨开洞口,把手缓缓地伸进电箱底部……最终排除了隐患。

  学习,奋进脚步从未停

  一天是排爆手,一辈子就是排爆手。

  在济南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办公楼地下一层的“张保国工作室”,墙面和地上玻璃柜里展示的既有以往爆炸案件中的爆炸装置复制模型,还有一些科技含量更高的新型爆炸装置模型。

  张保国告诉记者,每当国际国内发生重大爆炸案件时,他们都会第一时间收集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分析用药成分、装置特点和作案手法。

  在张保国的办公桌上,有厚厚的一摞业务资料和杂志,还有20多本被他视若珍宝的笔记,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的所学所思。

  多年来,张保国从来没有停止向书本学理论、向实战学经验、向同行学技术。他通过深入研究新型爆炸装置的起爆原理和组拆技术,全面革新了排爆机械手,并自主研发了车底安检系统,组织编写了全省防爆安检教材课件。

  张保国是我国防爆安检专家委员会14名专家委员之一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由他参与处置的多起案例成为全国排爆典型案例。他先后有十几篇专业论文在权威杂志上发表并获奖。

  “犯罪分子懂的,我要比他们更懂。”张保国自豪地说,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理论功底,是他在生死博弈中最可靠的底牌。

  如今,张保国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将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刚入职的年轻队员。

  嘱托,永远铭记在心中

  “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握着我的手,深情地说排爆工作很危险啊!那一刻,我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回忆起两年前的情景,张保国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

  2019年6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在习近平总书记与受表彰代表的集体合影中,张保国就站在总书记身边。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最美退役军人”“最美奋斗者”……张保国获得的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一次次临危受命;每一枚勋章背后,都是一次次舍生忘死。

  2021年11月13日深夜,张保国突然接到任务:在泰安市一处施工工地,发现战争年代遗留的大量废旧炮弹,周边是居民小区和著名景点,须尽快赶往现场处置。

  第二天一早,张保国带领两名排爆队员赶到现场,看到在一处直径为3.5米、深约6米的废井内,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遗留炮弹。由于长时间锈蚀,很多炮弹都结成了锈体,特别是日制弹药稍微加热或摩擦就可能引发爆炸。

  张保国和战友冒着生命危险,下到数米深的大坑里,连续奋战了7个昼夜,顺利完成了遗留弹药的鉴定、装载、转运和销毁工作。

  20余年来,张保国先后参加完成重大活动防爆安检任务2000余次,执行排爆任务120余次,处置爆炸装置和可疑爆炸物140余个,先后鉴定、排除和销毁各类炮弹、炸弹等1.8万余发(枚),销毁废旧雷管30余万枚、导火索50余万米、导爆索1万余米。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初心。

  在张保国看来,荣誉只是代表过去,唯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继续战斗在排爆安检工作最前沿,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人民公安报社融媒体采访组,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记者袁猛、朱国富,通讯员孙同玉、苏雨景)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