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洛桑泽仁、尼玛扎西、洛松益西: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壮丽凯歌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人物 > 正文

洛桑泽仁、尼玛扎西、洛松益西: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壮丽凯歌

来源:中国警察网2021-05-24 17:1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洛桑泽仁、尼玛扎西、洛松益西: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壮丽凯歌

  洛桑泽仁

洛桑泽仁、尼玛扎西、洛松益西: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壮丽凯歌

  尼玛扎西

洛桑泽仁、尼玛扎西、洛松益西: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壮丽凯歌

  洛松益西

洛桑泽仁、尼玛扎西、洛松益西: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壮丽凯歌

  小分队行进途中。(资料图片)

  1995年1月12日,为围捕持枪杀人嫌疑人卓某,西藏自治区原昌都地区公安处处长洛桑泽仁,民警尼玛扎西、洛松益西在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英勇顽强、为国为民捐躯的壮丽凯歌。1995年,公安部为原昌都地区公安处“1·12”特别行动小分队记集体一等功。追授洛桑泽仁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追授尼玛扎西、洛松益西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

  小分队急行419公里,全力围捕狂徒

  阿尼村,俗称三岩,位于贡觉县一隅。1984年,阿尼村村民卓某因盗窃被收审,1988年又因故意伤害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刑满释放后的卓某怀恨在心,于1990年10月19日将同乡其某一家五口杀害,掠走所有钱财,又持枪向其某家中的牛群疯狂扫射,临走时还恐吓村民。逃亡中,卓某到处拦路抢劫,杀人放火,每次潜回家中后,又在深夜鸣枪,威胁当地村民,搅得人心惶惶。

  1990年至1995年,公安民警夜以继日地潜伏抓捕,却都落了空。1995年1月11日,获悉卓某及其两名同伙潜回家中的消息后,原昌都地区公安处决定成立特别行动小分队,由处长洛桑泽仁亲自挂帅,向贡觉县阿尼村进发。小分队全体队员星夜兼程,急行军419公里,于1月12日5时许到达阿尼村,埋伏在距离卓某住房正门不足百米的围墙下。

  一切准备就绪后,洛桑泽仁连续喊话却没得到任何回应。7时45分,卓某突然向小分队开枪射击。洛桑泽仁立即下令还击围剿。战斗打响,攻击组连续三次进行爆破,终未能炸开异常坚固的房门。战斗激烈而又残酷,外围狙击手曲登泽仁左大腿中弹,强忍剧痛继续战斗,并拖着受伤的腿为其他受伤同志包扎伤口。强攻无果,洛桑泽仁随即调整战术,决定改用火攻。就在这时,嫌疑人将9名妇女儿童赶到了住所房顶,妇女儿童不断发出哭喊声。“不要开枪……”洛桑泽仁断然下令停止射击,并再次喊话,敦促嫌疑人缴械投降。然而,正当9名妇女儿童离开嫌疑人住所时,卓某却乘机开枪射击,洛桑泽仁的头部不幸被子弹击中,壮烈牺牲。

  历经七小时战斗,歼灭犯罪团伙

  洛桑泽仁不幸牺牲后,突击组组长白玛多吉主动挑起总指挥重任,指挥各组用火力压制,掩护突击组实施火攻。在外围组担任压制火力任务的尼玛扎西和洛松益西,在几乎没有掩体的情况下,不断改变地形向卓某射击。为掩护战友接近房屋实施火攻,尼玛扎西设法吸引卓某注意力,正当战友实施接引火力的时候,卓某及其同伙射出的子弹击中了尼玛扎西的头部,尼玛扎西不幸牺牲。洛松益西向房屋冲去,在更换弹夹时,被卓某一伙射出的子弹击中牺牲。小分队队员次仁扎西在翻身扑救洛松益西时,颈部中弹,身负重伤。

  经过四次尝试,小分队队员丁保胜、旺杰在战友的掩护下,抱着杂草和柴火,最终成功冲到房屋旁,将火点燃。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丁保胜、旺杰分别被子弹击中腿部、左小腹,胸前和手掌。7个半小时后,战斗结束,卓某及其2名同伙被成功击毙。

  继承英烈遗志,继续砥砺奋进

  洛桑泽仁牺牲时45岁,洛松益西年仅22岁,尼玛扎西年仅21岁。他们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人民警察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壮丽凯歌,他们的英雄事迹一直激励昌都无数公安民警为了党和国家的利益,为了崇高的公安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安宁而战斗不止、奋斗不息。

  2010年6月4日凌晨,为抓获“2·18”爆炸案犯罪嫌疑人,原昌都地区贡觉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文胜昌,连续奋战96昼夜,在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后,终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牺牲;2015年1月17日,昌都市公安局卡若区分局原副局长土美旺堆,在连续奋战27天,全力侦破拉昌金行抢劫案过程中,突发脑溢血,至今仍昏迷不醒;2016年10月14日,昌都市芒康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原大队长阿旺瀑措,在带队抓捕犯罪嫌疑人时,被犯罪嫌疑人开枪偷袭,不幸腰部中弹,英勇牺牲,年仅27岁;2020年10月至11月,昌都市江达波罗乡遭遇洪涝自然灾害,江达县公安局成立20余人的抗洪抢险小分队,徒步30余公里,排查涉险区域,转移安置群众1050户、6523人;2020年7月,为找到走失的游客,昌都市洛隆县公安局救援民警徒步70余公里,先后四次翻越雪山,其中一名民警不慎掉入7米深的卓玛朗措湖险些送命,参加救援的民警找到失踪游客并将其安全带回;为救治病人,昌都市八宿县公安局民警斯朗措姆钻研接骨医术,2012年至今已免费为万余名群众接骨医治,赢得无数群众赞誉。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继承和发扬公安英烈的光荣传统,继承英烈遗志,把对牺牲战友的哀思和怀念转化为扎实工作、砥砺奋进的不竭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与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昌都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治部主任刘显明说。(刘建伟 安占军)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英国首相斯塔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加载更多